上篇最後所提及到的,
在對角線加入一折(第二種模式),
可以看出折紙的組織結構由四邊形轉為三邊形的組構方式,
依此方式再將其以中間點位置做鏡射(第三種模式),
再透過grasshopper裡的設定讓其中間點的位置是可以自由調整的(第四種模式),
在上階段可清楚發現,
目前的折紙系統發展出的pattern是較為均值過於單調且只有上下兩折,
因此這階段開始試著去打破均值及只有上下兩折這些事,
並且從這系列的電池邏輯中修改。
先將原本的在Y軸上的主線改變為可自由調整位置距離的電池接法,
並創造另一條在X軸上的主線,
同樣的也是可以自由調整位置距離,
在X軸主線上的分段產生折數,
此時的分段還是屬於均值的狀態,
因此藉由"SimplexNoise"這顆電池來繞亂在X軸上的點,
使其產生不平均的狀態,
並將Y軸產生的主線分不在被擾亂的X軸點上,
同樣的在藉由上述那顆電池一樣的在Y軸上產生不平均的分段,
這時我們平面上將產生X軸及Y軸不平均的分段,
再將X軸、Y軸分出凸點、凹點,
最後將其點連成三邊形組構成的折紙就完成啦~
同樣的邏輯下,
在X軸、Y軸分出凸點、凹點,
就可以形成以四邊形組構成的折紙狀態了。